【案情回放】2008年4月,即將大學畢業的趙麗與學校及甲公司簽訂了一份《畢業生就業協議書》,協議約定:趙麗畢業后必須在甲公司服務5年,否則要賠償公司1萬元。2008年8月,趙麗到公司工作后由于該公司簽訂了3年期限的勞動合同,約定試用期為4個月,在試用期內可以提前書面通知甲公司解除本合同并在工作交接完畢后離開公司。3個月后,趙麗認為自己不適應這份工作,按勞動合同要求向公司提出書面辭職,而甲公司以未繳納違約金為由不予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有關手續!緦徖斫Y果】法院經審理認為,《勞動法》第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根據上述規定,畢業生與用人單位在簽訂就業協議時,雙方尚未形成勞動關系,所簽訂的就業協議,不是勞動合同。就業協議的功能在于確保協議一方當事人按照協議到約定地點工作,工作后應該簽訂勞動合同。就業協議條款沒有得到勞動合同的確認,與勞動合同相沖突時,應以勞動合同為準。勞動合同中已對試用期內雙方的權利義務作出了明確的約定,該試用期條款合法有效。趙麗的訴訟請求,應予以支持。甲公司應該為趙麗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各項手續,趙麗不必交付違約金!緦<曳治觥繎斦J清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的關系,就業協議不是證明勞動關系的憑證,不能代替勞動合同。很多單位和畢業生求職者對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的認知比較模糊,造成雙方在簽約階段出現不規范操作,從而引起糾紛。有的用人單位以“簽過就業協議就行”為由,逃避簽訂勞動合同,不明確雙方的各種權利義務,侵犯了勞動者的諸多權益;有的畢業生也不提醒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其“跳槽”行為將不受用人單位約束,也損害了企業的利益。根據勞動法規定,就業協議發生在學生畢業之前,由學生、學校、用人單位三方共同簽訂,以確定就業意向和相關權益,包括報道日期,未來勞動合同的期限、試用期、薪酬、崗位、福利、違約金等。但就業協議的作用僅限于學生就業過程的約定,本質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合同關系,雙方發生糾紛應直接訴請到法院,法院處理的依據是合同及其他民事法律,不適用勞動法,不受勞動法的特別保護。對于已經簽訂過就業協議的畢業生,在其正式報到時,雙方應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及就業協議約定條款,及時訂立勞動合同并辦理有關錄用手續,一旦勞動合同簽訂并生效,就業協議也就相應終止。而勞動合同的簽訂即意味著勞動關系的建立,如發生糾紛,則應先訴至勞動仲裁,勞動仲裁及法院處理的依據是勞動法。當然,也不是說原來的協議條款都不管用了。就業協議中的有關條款,包括合同期、服務期、試用期、福利待遇、工資、違約金等符合勞動法的內容,應當作為簽訂勞動合同的依據。
服務熱線
QQ13281423